簡 介
中頻電療儀又稱中頻治療儀,它采用的是由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。這樣既保留了低頻電的特點,又發揮了中頻電的特點,并且由于其波形、波幅、頻率和調制度不斷變化,人體不易產生適應性。理療中,對中頻電定義的頻率范圍為:2KHz-10KHz。物理療法中,應用的中頻電以正弦電流為主,在中頻范圍內,電流的每一周期已小于1ms。單個周期的電流已不能引起一次神經肌肉的興奮,必須綜合多個電流周期的聯合刺激作用,才能引起興奮,這既稱之為中頻電刺激的綜合效應。當頻率進一步上升超過100KHz,電流周期已短于神經肌肉的絕對反應期,雖然還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但已不能引起真正可以傳播的興奮,因此將100KHz定為中頻的上限。
電療法的特點:
1、各種電療因子因其性質不同,其作用機理也各有特性。例如:直流電對組織細胞內的電離、極化,駐極狀態等的影響較顯著,而高頻電療時,組織細胞基于共振原理吸收物理能量。
2、電療的共性作用:如生理和治療作用是以理論學變化為基礎的神經-體液調節途徑實現的。電療具有鎮痛、消腫、消炎、脫敏、緩解肌肉痙攣、加強組織張力、促進恢復正常的神經傳導和調節功能等治療作用。
3、電療的特異性作用:如直流電優先作用于末梢神經感受器和周圍神經纖維;低頻電優先作用于肌肉-神經結構;超短波優先作用于結締組織、單核巨細胞系統。電療的特異性作用在使用小劑量時最明顯。
4、電療的效果與其作用的組織器官有關,如微波作用于腎上腺區可增加皮質固醇激素的產生。作用于甲狀腺區可降低糖皮質激素的活性,加強免疫功能
儀器作用機理:
1. 鎮痛作用:
(1)中頻電流可興奮周圍神經的粗纖維,通過“閘門”調控,抑制傳導疼痛感覺的細纖維,達到鎮痛效果。
(2)中頻電流可以擴張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局部致痛物質的排出。
(3)中頻電刺激還可使人體釋放具有鎮痛作用的嗎啡樣物質。
2.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促進炎癥消散:
(1)軸突反射及三聯反應:軸突反射是指當電流作用于人體表面時,電刺激經傳入神經至脊髓后角,興奮傳出神經,使皮膚的小動脈擴張,導致電極下的皮膚表面呈現彌漫性發紅。皮膚受刺激時還會釋放出組織胺、P物質、乙酰膽堿等,它們能使動脈擴張。另外電刺激本身可直接引起動脈擴張。以上三個方面稱為三聯反應。
(2)肌肉的收縮作用:低頻調制波或干擾波可引起肌肉收縮,肌肉節律性收縮和舒張形成“泵”的作用,從而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。
(3)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: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,如乳酸、ATP、ADP等均有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。
3.興奮神經肌肉組織:低頻調制波或干擾波能改變細胞膜的離子通透性,導致細胞膜內外極性的改變,使膜電位去極化,形成動作電位,因此興奮神經肌肉,產生肌肉收縮。
適用范圍
本產品適應于頸椎病、關節腫痛、骨質增生 、坐骨神經痛、肩周炎、盆腔炎附件炎、咽炎、喉炎、聲帶小結、消除運動后疲勞 、鎮痛、軟組織損傷、消炎、消腫、功能性電刺激、腹部減肥、大腿、臀部減肥等等的康復理療